原标题:科技:区块链改变教育的N种方式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分布式存储数据技术,凭借其分布式、安全性、可靠性与数据完整性等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互联网管理、物联网、农业等方面。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大标签之一,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数据存储不会被篡改,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系统是开放的,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安全;区块链整个系统中的数据交换,由“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具有自治性;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区块链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亮点
增加透明度,对验证学生成绩单非常有效,显示完整的成绩报告并让学生诚实对待其学习进度;老师根据学生完整的教育经历真实了解学生情况。
用智能合约落实责任,教师、大学管理人员和学生依靠智能合约管理。如,学生和老师就作业内容、提交日期和评分截止时间达成数字协议,也可部署用于学生贷款支付的智能合约。
激发学习动力,学术机构激励学生按时支付其学生贷款,教师也可以使用数字加密货币向专业表现突出的学生发放奖学金。通证化所带来的教育游戏化这一方面对教学很有益处。
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公平化,将公平化的资源最大利用化,更好的实现跨国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区块链+教育”的六大应用场景
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建立分数采集跟踪体系
教育痛点: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主要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素质情况,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完整的教育经历中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试成绩被暗箱操作篡改成绩也屡禁不止,一旦成绩被篡改很难及时纠正。
展开全文
应用模式:
建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结构存储系统,让各大学校、教育机构都可以进行跨平台地记录学习结果,并将其永久地保存在云服务器中。
老师可以完整地了解学生教育经历,对学生评价公开透明、有迹可循,有效规避“暗箱操作”的行为。当学生成绩错误时,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更正。
2.开发学位证书系统
教育痛点:
对学历、获奖、荣誉、技能、实践经历等信息很难进行认证、识别;证件丢失、编造荣誉、盖假章的现象并不少见,对企业识人用人造成严重困扰;低质量人才还会影响名校声誉;学历学位、获奖证书认证等具有一定成本,增加了企业和高校支出。
应用模式:
因其去中心化、不易被篡改、管理、认证的特点,建立统一的教育区块链证书平台,各学校及证书发放单位将学生的学历学位、荣誉、技能、社会实践等证书发布到系统上,同时节省人工颁发证书和检阅学历资料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同时该体系将伴随整个职业生涯,数据将永久安全地储存在云服务器中,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数据信息来对应聘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提升办事效率,也促进良好的招聘就业生态的形成。
3. 学术版权维护体系
教育痛点:
教师的作品及学校的科研成果被剽窃、抢占,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网络上大量的“1元学习课件”,云盘上充斥着各类盗版资源,侵害了教师及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创作者的权益,对整体的学术研究氛围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应用模式:
鉴于区块链公开透明及不能篡改的特点,针对学术科研成果、图书作品、课件及课程视频资源等内容,建立一个学术版权维护体系,每一次资源的应用进程都实时体现在链上,任何教育资源的创建和更新可随时被追踪和查询,都被有效证明。
不仅保护了数字资源版权,维护了创作者权益,还为创作者提供收益激励,刺激作者持续不断地输出优质内容并主动分享。
4.构建教育知识资源体系
教育痛点:
各大高校是新技术的发源地,技术应用一直走在其他社会单位的前列,但是没有安全、高效、可信的知识共享体系,无法达成教育资源共享化。西部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资源分配不均衡、存在不公平。
应用模式:
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将教育资源分布式存放在不同的区块中,通过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所有节点将通过特定的、达成共识的软件协议直接共享学习课件和工具软件等资源,既有助于提高共享效率,又可以解决资源孤岛问题。
信息需求者、信息供给者在使用知识共享体系时,需要在区块链上注册个人信息,从而利用智能合约的透明自动执行等特性,实现资源上传、认证、流转、共享等工作的自动化执行,降低资源共享成本,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构建网络资源流转新形态,也有利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国共享。
5.校园卡体系
教育痛点:
目前学校的校园卡仅是在校园内的使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在校园卡支付体系中,银行或者学校后勤系统充当第三方,协调学生与交易体系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欺诈,盗刷的情况,无法保证校园卡信息安全性。
应用模式:
建立区块链校园“一卡通”体系,利用其公开透明、不易篡改且可追溯的特性,将校园内学生与交易体系之间更加安全可靠,保证了学生的权益。
6.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宝平台
教育痛点:
市场上教育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品质层次不齐,很多并不具备相应资质及实力,还存在课程评价、教师资历造假等问题。学生维权困难,难以收集确凿证据。同时,对于培训机构本身,也存在被竞争对手刷负面评价及恶意交易的情况。
应用模式:
通过嵌入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可以完成教育契约和存证,构建虚拟经济教育智能交易系统,培训机构和学生加入智能合约。购买、使用、支付等各种服务均由系统完成。
学生与培训机构通过智能合约达成交易,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学费与保证金,并将合约结构实时公开,如果最终学员学习成果达到合约规定要求,则智能系统自动扣除学费,返还保证金;反之则退回学费,扣除保证金。
结语
如今,全球众多教育机构和科技企业都已经投入大量资源为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浮躁之下的区块链成熟之路依然漫长,区块链在教育领域还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何解决区块链教育应用中的信任问题?学校、老师与学生是否准备好接受区块链的复杂模式?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但毋庸置疑的是区块链技术对教育领域一定会带来巨大变革潜力,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联合起来,把握机遇,共同努力,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让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应用在教育领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注官方微信号:SmartShow 创新社
每日分享行业解读、科技前沿、教育信息化应用、用户声音、商机雷达……
关注我们,一个有态度的教育信息化媒体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