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利用“数据+”,火箭军某基地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踏访该基地座座军营发现,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随处可见:研发“兵情直通车”系统,准确掌握官兵思想困惑点、关注点,通过信息整合、数据分析,更好地校准教育“靶心”;依托强军网搭建“高原火箭兵云平台”,设置“军营贴吧”“基层心声”等板块,通过线上调研倾听官兵呼声,提高教育针对性……

“现在的教育课,解惑又解渴!”采访中,不少官兵感慨,大家想听什么、有哪些困惑,单位的教育课就讲什么,内容总能讲到自己心坎里。

一次,该基地某旅教导员杨金虎在对官兵线上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入伍之初就盼着早提干、快点考学的新兵比例不小,一些新兵甚至认为这是成长成才、实现梦想的唯一路径。为帮助大家走出思想误区、校正成才方向,在随后组织的教育课上,杨金虎邀请部分班长骨干、技术尖子轮番登台,分享立足岗位的成才经历和军旅感悟,引导大家树牢“每个岗位都能建功立业”的观念,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教育搭上‘数据快车’,有利于施教者快速找准受教者所思、所想、所需。”该基地某团宣传干事范振深有感触地说,“数据+”为课堂添“慧眼”,教育内容更加精准聚焦、教育手段更加丰富有效。

前不久,该团筹划一场专题教育活动。为准确搞好思想摸底,范振登录“高原火箭兵云平台”,在“问卷调查”栏目输入调研题目,系统快速生成调查问卷模板。他认真补充完善后,形成最终问卷。调查问卷发布后,范振借助系统统计分析出官兵的意见建议,并拟制出教育计划。

“既要把准脉搏,更要注重效果。”该基地领导介绍,信息技术能帮助政治教员摸清官兵思想底数,提升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但授课效果如何,归根到底要看能不能深入人心、打动官兵。因此,每次授课结束,他们都十分注重官兵评课环节,通过建立群众测评、主官自评、机关考评的科学评价体系,让教育考评硬起来。最新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该基地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本文刊于7月9日解放军报02版

来源: 解放军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