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需求存在脱节。人才培养本来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培养有用之才,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甚至科技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传统的培养方式不能做到精准培养、有目的地培养,也未能充分引导人才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领域集聚。另外,人才培养计划也存在一定的功能异化现象,不利于人才成长。
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形势,迫切要求我国提升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不能把希望都寄托于国际人才引进上。我国必须从自身的教育改革出发,更加强调发现、培养、使用好本土人才。为此建议:
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从科技人才成长的全阶段出发,推动教育科技有机结合,加强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培养;加强科技人才的升级转型。针对科技发展加速、知识更新加快,需要加快全社会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技能提升,为人才知识更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人才培养中的实践锻炼。坚持“四个面向”要求,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更多的人才放在实践中去锻炼,放在科技发展的前沿竞争中去培养,培养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中需求的人才;统筹区域平衡发展。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引导人才资源科学有序流动,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加强产学研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建设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及科技人才管理制度。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有效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长线研究。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 赵瑞峰,作者系空军某部专业技术大校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