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文件出台后,教学培训机构的现状如何?

原标题:“双减”文件出台后,教培机构现状如何了?

2016年,俞敏洪在商业论坛上说,100年后阿里、腾讯这些公司可能都不在了,但是100年后教育肯定还在,所以新东方一定会在。

马云当时一笑回怼,百年之后教育一定会在,但新东方未必会在。

近期,随着“双减”以及配套政策的逐渐落地,全国各地但凡跟教育培训行业沾边的,都在三伏天突如其来的迎来数九寒冬。

然而每个时代的产物走到哪个阶段都有其固定性。在“双减”风暴下,全国各地培训机构能够进行哪些转型“大动作”?“减负时代”的下半场,教育之路在何方?

01

北京——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昨天上午,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的相关情况。

北京市“双减”文件的核心是减负提质、多措并举。为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将业务从面向学生转向面向学校,从服务校外转向服务校内。

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方面:

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探索成果,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作业质量。

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方面:

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完善线上公共教学平台,打造“双师课堂”等。

在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利用“互联网+基础教育”,完成全学科全学段空中课堂资源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全文

在发布会上,李奕还介绍了学校与教师跨学区流动、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家校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变化。

这些随“双减”风暴带来的改革,给学生、家庭、学校带来新变化,也能够让校外培训机构在科技赋能教育方面的优势有更好的发挥,给教育培训带来新气象。

02

成都——因地制宜,向素质教育方向积极拓展

成都市作为全国9个试点城市之一,因地制宜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了783家“黑”机构,督导和规范1007家无证机构取得办学许可。在专项整治行动下,全市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占比下降。

与此同时,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方面,成都市教育局打通部门壁垒,会同文广旅、科技等部门,优化整治现有校外培训机构由学科类培训向素质类培训转型。

鼓励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提高教育体验。

据了解,成都艺体类培训机构比例在“双减”文件正式出台后明显上升,从事艺体、劳动教育等类别培训的机构占所有培训机构的52%,较2019年提高15%。

拿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丹秋教育集团”来说,8月11日,集团总裁张丹秋明确了集团业务转型发展战略,宣布成立“静到书法项目”。曾经以K12学科培训为主的“丹秋名师堂”正在向素质教育方向积极拓展。

另一家立足西南的数学教育科技文化品牌“极客未来教育”,也在启动业务转型调整,推出全新的素质与托管教育品牌“方块创想”与“乐萌成长”。并表示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坚守教育本质和育人初心,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

03

天津——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

好学生不是补出来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缓解社会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天津市教委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处长郭鑫勇,在做客天津新闻广播的一档节目中表示:“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

天津要认真学习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做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鼓励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强化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强化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

市教委将持续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研专业支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

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法管理,就是要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

有人说,这个夏天是培训机构的“冬天”,但其实理性来看,这恰好是教育良性发展的“春天”。

来源: 湖畔问教综合教培行业参谋公众号、成都教育发布公众号、云教育评论公众号、天津广播公众号;腾讯新闻、教育部官网、经济日报等内容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