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点,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每个不同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学校多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但是缺少了德行的培养,因此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家庭教育至关重要。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呢?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大多数孩子都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同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抽烟的样子,便学着抽烟,从此染上了烟瘾,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重言行,同样作为父母也可以用一些良好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远远比说教有作用。

曾子杀猪的故事也很好的说明了父母言行的重要性: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到曾子准备杀猪,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是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学会这几点,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

二、父母教育孩子尽量不要采用过激手段

“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育孩子往往都有打骂的手段,相信很多家长在小时候也有被自己父母棍棒教育的记忆。所以现在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家长的做法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顿、打一顿再说。这样的教育手段,虽然孩子嘴里承认了错误,但在孩子的心中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还极其有可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日后的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鲁迅曾说过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

这里给各位父母讲一则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故事:在华盛顿小的时候,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华盛顿非常高兴。这时,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华盛顿想试试他的小斧头。他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一会儿,他的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头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

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将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学会这几点,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

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应该尽量不要采用过激手段,以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让孩子承认错误时心服口服。

三、父母教育孩子需要平等的关系

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全家人的心头宝,因此会无限制的宠爱孩子,孩子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想办法弄到什么,然而这样的宠爱对于孩子就是溺爱。日积月累下,孩子会变得骄横跋扈,不懂得感恩父母,不合群,这样的爱无异于毁了孩子。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视频,一位母亲没有给孩子买他心爱的玩具,孩子便对母亲又打又骂,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视频时义愤填膺,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父母教育的

因此作为父母,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明白在宠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很重要。同时也要学会拒绝孩子过分的要求,否则等到父母越来越不能满足他的时候,孩子也会因为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开始与家长对抗。

学会这几点,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虽然本文浅谈了这三点,但是仍有很多没有涉及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依旧任重而道远,只有用心对待孩子,用心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品学兼优。

#教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