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常说,二流的教育教方法,一流的教育教心法。这里的心法指的是孩子用心灵与思维的统一来对知识进行探索。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够抹杀孩子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们能给予孩子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孩子进一步扩散眼界和思维,激发他们每个人的潜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只是一种目的或结果,是现成的事物;而钓鱼(渔)是一种手段,是创造事物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我国的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思考,学习态度呆板,枯燥,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点儿灵活的理解都没有,只有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变成呆头呆脑的学习机器,毫无想象力创造力可言。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社会自然;解放孩子们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
叶圣陶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这些告诉我们教育要教给学生掌握方法,要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习是动脑的事,所以我们要注重掌握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为学生,要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授人以鱼,毕竟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没有改变。
学生处在求知的状态,需要正确的认知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颖、富有创见的观点。
马克思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谓自主学习?其实是指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好奇,他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作为家长,尽可能引导孩子自主思考。例如,当孩子学习上有难题了,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不仅是这一道题的解法,而是这种类型题解答的思路。给孩子一个方向,让孩子静下心来自己去思考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时常处于思考中,遇到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学会举一反三。
这一点,我的父母就做得很好。记得我小时候,刚上小学,由于数学科目的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到位,每天的家庭作业让我发愁不已。
每次我都想要哭闹着求助妈妈,但妈妈不理会我的情绪,每次都是等我哭完后,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去思考那些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做,答案是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我每次遇到难题,总会先自己查阅书籍,尽最大努力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去请教老师。
妈妈的做法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学会独立思考,包括在生活中,妈妈会把同一类型的问题思路告诉我,然后由我自己摸索过程和结果。有时候很难,但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结果,那种感觉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从小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成为会学、善学的人,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优秀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