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有段时间,《少年说》这个综艺节目忽然火了起来,节目组有一个创意性的做法,就是设置了一个“勇气台”,让孩子站在上面,勇敢地向大人呼喊,让大人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节目播出以后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评论说,这简直是喊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无疑,节目组想到了一个创意性的话题,也符合当下家长与孩子的生活实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男孩的隔空喊话,对象则是他的爸爸。

男孩认为爸爸总是不认可自己,每次自己拿了奖项,他总是拿自己与表现最优秀的孩子比。即使他拿了第一名,也会被爸爸批评,让他不要骄傲,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让自己更优秀。因为爸爸总是打击他,让他失去了自信,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爸爸满意。

爸爸地回答也符合大多数家长的心理,他认为不适当打击孩子,孩子就会骄傲,就会不思上进。孩子应该知道,这个世上永远有比他优秀的人,他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让自己更优秀,将来才会更成功。

家长总是习惯打击孩子,怕孩子滋长出骄傲的心理,想让孩子懂得收敛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中国家长的“打击教育”到底打击了什么?家长在打击孩子的同时,难道未曾想过,您的打击对孩子可能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一、“打击教育”家长想让孩子学到什么道理

子宜的成绩算不上最优秀,但在班级始终保持在前列。当她告诉妈妈成绩时,子宜很想得到妈妈的一声夸奖,可是妈妈一次也没有夸过她。即使子宜考了一百分,妈妈也会说,“宝贝,不要骄傲。”

子宜妈妈的想法很普遍,不想让孩子骄傲,比较贴合当下中国式家长的教育心理。他们不想让孩子骄傲,担心自己的夸奖会让孩子有了自满心理,因此很少夸奖孩子。即使面对孩子期盼的目光,家长也选择了无视,用最简单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创伤。

陶行知有一句教育经典,“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赏识和教育密切相关,缺乏赏识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种缺失性教育,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二、“打击教育”打在了孩子的心里

姐姐送给弟弟一小盒组装玩具当生日礼物,弟弟非常喜欢,谢过姐姐之后,就赶紧玩了起来。“你可没弟弟这么聪明,连个玩具都组装不好。”妈妈的一句话,让姐姐本来愉悦的心情受到了打击,她生气地一把夺过弟弟手中的玩具,甩到了一边,弟弟也哭了起来。“这是我买的玩具。”她不敢反驳妈妈的话,只好冲着弟弟发泄情绪。妈妈又批评了她,“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你能不能懂事一点?”姐姐伤心地回到了房间。

家长总是习惯打击孩子,好像孩子只有缺点,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姐姐送给弟弟礼物,本来就是懂事的做法,两个孩子都很开心。可是妈妈却打破了这种快乐的情绪磁场,没有夸奖孩子,反而用语言来伤害孩子,让孩子由快乐变成不快乐。

家长打击性的语言会击打在孩子的心上,对孩子的伤害不只在当前,而是弥久而长远。这种伤害始终像一根针,刺在孩子的心头。家长一定要及时反省,以免给孩子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三、“打击教育”打在孩子的思想里

李维新虽然很欣赏儿子龙龙的优秀,但是他一样怕儿子会有骄傲的想法,时常会打击儿子,就怕孩子心里飘飘然,从而对自己降低要求。面对爸爸的打击,龙龙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爸爸总是不认可他。有一次,他直接冲爸爸吼了起来,“我怎么做你都要来打击我,你以前就比我优秀吗?”龙龙渐渐变得不听话了。

家长本想用打击的方式让孩子更优秀,孰不知经常打击孩子,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的逆反心变得强烈,总有一天孩子会爆发。当孩子与家长产生了对抗情绪时,他可能就不再认可家长的话,喜欢与父母对着干。

家长要能够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学会赏识和鼓励孩子,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的赏识会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他会制定更高的目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适当的夸奖对孩子是一种促进,不仅不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还会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家长的打击教育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打击孩子对他的伤害会一直存在。只有家长适当的打击教育,才会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促使孩子更加努力。那么家长如何正确适当地使用“打击教育”?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1、适当打击过于骄傲的孩子

孩子表现优异,他可能会出现自豪的心理,内心或许会飘飘然。当家长发现孩子过于骄傲时,就可以适当打击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最优秀的。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比别人的优势进行查遗补缺,孩子才会更优秀。

2、适当打击性格外向的孩子

孩子的性格会有不同,心理承受力也不同。家长对于孩子的骄傲心理,不要一概否定和打击。对于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打击孩子,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骄傲过了头,他会收敛骄傲的情绪。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就要与孩子讲道理,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骄傲会让他退步。

3、家长要摆正心态

孩子即使有点骄傲,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家长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骄傲心态,面对孩子的小骄傲,家长只需适当提醒,不要过于批评或夸大孩子的骄傲表现,孩子也会逐渐端正心态。

家长的“打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家长该如何用好这柄“利器”?

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才是一种正向引导。家长的教育没有打击,对孩子就没有伤害。孩子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和欣赏,他将会更自信,更认真,更努力,教育效果也会更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些耐心,多些信任,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等待孩子变得优秀。

您还在对孩子进行打击教育吗?您知道打击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吗?欢迎您来探讨。

我是小鸿儿妈妈,我是一名乐观开朗、乐于分享最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宝妈。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