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宝宝上“情商班”,焦虑、冲动的家长“情商”几何?

孩子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爱发脾气、控制不住情绪,报个情商课,统统给你解决?近日,孩子的课外辅导班有了新名堂——不少情商教育机构瞄准低龄儿童,推出了相应情商课程。据报道,还有辅导班表示“9个月大的宝宝就能上”,打出了“3岁就能让孩子成为社交万人迷 ”的口号,这让不少家长又有了为孩子报班的冲动。

9个月宝宝上“情商班”,焦虑、冲动的家长“情商”几何?

这听上去太魔幻了,送9个月孩子去接受情商培训?家长们自己搞清楚什么是“情商”了吗?可这样无厘头的培训,居然会得到家长的追捧,只能说明,这些家长的情商和智商都堪忧,在机构的焦虑营销面前,他们变得很焦虑,失去常识和基本判断。我国早教培训市场一直被质疑为鱼龙混杂,而要让早教培训走向规范,需要家长理性、成熟,底线是要有基本的育儿常识。

不得不说,有的早教培训机构是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比如,发现不少新手妈妈爸爸对孩子爱发脾气,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很担心,于是就开出相关的情商培训班,用培养孩子成为“万人迷”、“社交达人”来吸引家长,而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培训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对老师说话也讲礼貌,因此,觉得培训效果很不错。这样一来,情商培训的生意也就越做越红火。

但其实,所谓的“情商培训”,大多不过是替代家长陪伴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生活教育、规则教育。这些事是应该由家长自己做的,可有的父母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就交给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给孩子的“情商培训”,也是“表面化”、“功利化”,要尽量向家长展示培训效果的,这反而会让孩子从小形成表演性人格——把所谓的社交能力表演给父母看——对孩子的情商发展并不利,孩子从小会习得察言观色,变为“小人精”。

9个月宝宝上“情商班”,焦虑、冲动的家长“情商”几何?

孩子的自我认识、情绪控制、耐挫力、自我激励、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确实需要从小培养,但是,这更多是在家庭环境中,通过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生活,来逐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目前很多年轻的父母,本人却没有这方面的“情商”,比如,没有耐心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时自己经常有很多负面情绪,冲孩子发脾气,另外,有的年轻父母自己沉迷网络、追剧,也用手机、IPAD打发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好的“情商”吗?

一些家庭已经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但是,却不反思、调整家庭教育,而是想到送孩子去培训班,希望培训班能培养孩子有“高情商”。但其实,高情商是很难培训出来的,这和职场素质训练还有所不同,孩子的早期教育,需要家庭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离开家庭生活,在一个创设的环境中培养情商,是适得其反的。

9个月宝宝上“情商班”,焦虑、冲动的家长“情商”几何?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而进行做人的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是陪伴。所以,要培养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孩子的自我认知,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与孩子共同生活、游戏中,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当然,也有家长说自己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因此,只有把其送给专业的机构。但是,专业的机构,是否真专业,家长并没有认真了解。调查显示,不少早教机构并没有合法的培训资质,对学生的所谓培训,是缺乏理论依据的,不少属于迎合家长的“拔苗助长”。每个孩子的发育有快又慢,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慢发育十分焦虑。对幼儿的情商培训和进行提前的小学化教育,都是想功利地加快孩子成长的进程。

近年来,很多家长感慨育儿成本很大,上早教培训班的开支就吃不消。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焦虑、攀比导致的对培训的过度投入与过度消费,而与过度消费对应的是家长自己职责的缺位,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包括学会怎样和孩子相处、沟通、交流,这是最重要的情商,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就尽到了家长的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