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凭借一腔热血和趋势说到当年创业的艰辛,老王双眼通红:当年创业其实就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就是看准了大趋势。
2015年移动支付刚刚兴起,那时北方还没有多少门店意识到这种新的收款方式正如同春风一样席卷全国,我也是偶然的去深圳出差才发现了这个支付方式。期初我只是在酒店的楼下吃个早餐,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提醒我可以用微信付款,第一次听说微信付款这个名词,好奇的问收银员如何付款,突然发现从来没用过的扫一扫居然可以这样用。随后在深圳的几天参会,不能说随处可见吧,也是偶尔会碰到有店家在用微信支付,这种不用找零、不怕假币、扫一下就支付的方式通过这几天的体验,说实话我是深深的被吸引过来,感叹时代的进步,但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是否也可以做这行业务,用句网络语言来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2016年我去长春一个好哥们新开的店里庆祝开业,惊奇的发现他的店里竟然安装了微信支付。这让我很是惊喜,因为我所在的城市都可以沦为四五线城市了,根本没有一家在使用微信支付。经过打听才了解到在长春是有一家公司在做微信支付,又要到了这家公司,准备去聊一聊如何做这个项目。
当年的年末,做完了市场考察,说服了家里的人筹到了20万资金,才开始真正的着手做微信支付,租房子、装修、采买办公用品、工商、税务,总之所有都是自己跑的,一忙就忙了一个月,公司的全貌才见雏形。下一步就是招人了,风风火火的招到了5个90后,开始带着他们挨家门店去跑业务。
靠朋友、托关系找到总部负责人,一遍一遍登门拜访,但是却一次一次的被拒绝,走在零下30度的大街上显得更加凄凉。毕竟在我们当地有的人还是第一次了解到微信支付,不像现在已经满大街都是。一个月所有的员工离职,并没有打消我的热情。于是起草了一份保证书,毕竟每个商家都害怕收的款会不翼而飞,承诺书中写到:如果出现财产遗失十倍赔付。这样的一个保证书虽然有部分商家愿意买账,但还是大部分老板不放心,于是我天天到门店拜访,帮老板揽客、擦桌子,时间长了也不好意思不装,就这样我一个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签约了50家客户。找到了些许自信后我又开始招人,这次招到了3个人,开始和我一起跑业务,于是从基数50家增长到70家,从70家增长到100家、200家。一转眼,4个月过去了,较稳定的业务人员扩展到5个,签约数量也达到了近两千商户,流水也渐渐多了起来,为了快速占有市场也同时为了让大家更有积极性,索性给了业务优质商户开户费,很快就有了效果,签约的大多是优质商户,业绩更上一层楼。
很庆幸当初没有放弃,也庆幸自己在这个行业一直的坚持,同时也非常感谢家人们的理解和帮助,才让我走到了今天,用我们行业最火的一句话来说,真得是现在什么也不干,躺着也能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