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程
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在线教育的升级版——“双师课堂”在教育行业引起越来越多地关注。行业纷纷试水“双师课堂”以求改变发展困局,继人大附中“双师教学”的实践,新东方、好未来、高思的快速跟进,明师、凹凸、快乐学习、星火、友成、青果教育等中小学课外辅导也纷纷涉足“双师课堂”,“双师课堂”成为当前“互联网+教育”当前热门的教育模式。
有行业人士幽默地说,“双师课堂”像冬天里的可可,有点甜。
更有媒体称,2017年是“双师模式”的元年。
教育巨头同步布局双师课堂 “精课双师”提出“一站式众享”
去年 5 月 16 日母亲节当天,新东方俞敏洪强势霸屏了荔枝电台的直播首页,献出了自己的双师课首秀。据统计,在近 2 个小时的双师课堂中,共有超过 20 个城市,74 个教室,4000 多名学生和家长同时听了俞校长的课。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俞校长的双师直播以 4 万多人的收听人数遥遥领先第二名喊麦的网红主播,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不论是双师模式还是在线直播,只要俞校长站在那里,不用想,都会爆棚。
只是,我们从新东方领导人双师课首秀的背后,足以看出“双师课堂”已经成为新东方“领土”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仅在去年春季3月到6月的三个月时间内,就一气进入了海口、银川、东莞、中山四个城市。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双师东方共进入了10余个城市,双师收入已破两亿。
而学而思从2015年开始“双师课堂”试水,尽管当前没有在国内全面推广,仅面向一二线K12教育市场,但势头迅猛。
在“双巨头”在国内全面布局“双师课堂”的背景下,“精课双师”也悄然而至。有意思的是“精课双师”从字面上与新东方投资的“精雕细课”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精课双师”强调自身是一个赋能式平台,通过“双师众享”模式成就中小企业指数级成长。
“精课双师”作为基于线下教学场景(亦或场域)教学服务的互联网化,在国内首次提出“双师众享平台”(资源共享与输出)这一推广概念,这也是“精课双师”与当下风涌云起的“双师模式”的不同所在。
在双师课堂所带来的教与学的变革与变化上,“精课双师”除了在“提升名师产能”、“降低扩张成本”、“保障授课质量”、“打破空间限制”、“使用操作简易”、“应用灵活便捷”等技术功能上与其他双师平台“撞衫”之外,在“双师课堂”的教与学上凸显了其本身的差异化———以客户的满意度为中心。在“精课双师”研发团队看来,互联网技术可以逐步改变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并非技术所能包揽的,关键还要看教与学;而不论怎样的模式教学,陪“客户”一起成长的平台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s2b2c”新商业模式 “精课双师”打造新赋能平台
近年来,K12教培业几乎集体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有报道称,造成K12教培业不景气甚至倒闭的原因,与近年来的房租暴涨、竞争激烈、生源不稳、教师资源稀缺等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但有专家认为,竞争加剧和成本激增其实并非造成教培业“有气无力”的真正原因,而教培业运营模式老化,单一陈旧模式暴露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才是最核心的原因。“智能商业时代,教培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已迫在眉睫,而赋能和众享平台是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最好选择。”
互联网的普及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各类行业争相模仿先进又方便的交易模式,开启自己的行业路径。随着此类平台的逐步增多,竞争力逐步加强,互联网时代开始另辟蹊径,“B+”时代浮出水面,有传统的信息传递开始进入交易模式。然,从2010年兴起的B2C,近几年其公众吸引力直接盖过B2B。另一方面,B2B因为只是解决信息传递问题,未能进入交易而被指模式落后。
而当前,K12教培机构发展遇到了“瓶颈”,传统运营模式如何创新重新找回客户?面对新商业时代的挑战与瓶颈,“精课双师”在研发之初就进行了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对于今天的教培机构来说,在传统的单一的运营渠道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一条新的渠道,使学生学习体验更方便,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