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违规补课”“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带来的这些教育热点和教育难题,今后或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规范办学行为上,《方案》中提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将委托第三方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逐步破解课程计划执行、招生入学、违规补课、教材教辅征订、过重课业负担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为适应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需要,全市将建立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编制,及时补足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同时,提高教师入职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建立中小学编制“周转池”制度,完善“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在教师引进上,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大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学校之间教师共享机制,推动校长、教师定期交流,解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师资不足问题。
同时,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重点实施“3+5+N”(即3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5所县级职教中心和若干所行办民办职业学校)发展计划,将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合肥工业学校和黄麓师范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将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合肥经济贸易科技学校、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和合肥商贸科技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职业学校。
同时,探索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的新举措。晨报记者刘梅梅